各位领导、各位书道朋友:
下午好!
陇上书坛锦又花, 新台唱咏百七家。 敦煌墨语开风气, 大帜高扬放彩霞。 ——题记诗
看到这本散发着墨香、沉甸甸的《敦煌风·甘肃省书法作品集》我很高兴。这本集子前后历时半年,终于在这灿烂的红五月与大家见面了,这是继1993年出版的《甘肃省书法集》以来,新的一本较为全面地反映我省书法现状的成功之作,在此表示诚挚的祝贺!
粗略地卒读这本《作品集》,我以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响当当地突出了“敦煌风”。
作为“敦煌风”理念的抽绎者和倡导者,我十分感动。三年前,省书协在兰州举行了一次“甘肃书法现状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与会者对我在20世纪末提出的“敦煌风”构想开展了热烈讨论,并由斯达成共识:团结起来,扛起“敦煌风”大旗,广纳博蓄,共谋发展,打造陇军书法精神的“敦煌风”形象。记得张楠曾在发言中说过:“我比较赞同‘敦煌风’这样一个具有地域优势的风格模式,但是具体的操作,却不是一个人能够左右的。”作为一个书法理论工作者和普通书法文化人,我当然无力左右大局。值得欣慰的是,几年来,我已看到、感受到广大同道同仁的认可和行动,正如张改琴主席在《作品集》的序言中所说:“可喜的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磨砺,甘肃书法在这方面亦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和尝试。‘敦煌风’的提出和倡导即是这种探索与尝试的可喜收获。反映出甘肃书法工作者尊重历史、展望未来、立足本土、放眼全国的一种理性思索和大胆实践。这对理清思路、廓清认识、明确方向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应该说,这已成为全省书法同仁的共识。
事实上,“敦煌风”有着深厚的渊源基础和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去年年底以来,因为接受了省文化厅《文化志·书法篆刻部分》的编撰任务,我四处搜集资料,4月份还去了庆阳、平凉、天水等地,应该说收获很大,看到、搜集到很多不曾悉知的“敦煌风”史料。大致除了我们已经熟知的春秋《秦公簋》、战国《日书简》《墓主记》、秦代《诏版》、汉代《新莽量器铭》及众多简牍墨迹、《西狭颂》《敦煌遗书》《肃本淳化阁帖》等著名书迹外,甘肃还有很多好东西,如宁县新出土的北魏《大代碑》(此碑研究报告尚未发表,字口如新,书法很好);截至目前国内最早发现的纪年题记——炳灵寺的《崔琳题记》、北魏《王司徒墓志》;徽县的北宋《新修白水路记》;元代的《赵孟頫书赵世延家庙碑》;明代的《胡缵宗书早朝诗》《文征明诗碑》;清代碑刻风气大盛,依然现存的《登嘉峪关并序碑》(黄自元、郭嵩焘书跋)、《创修石峡道路碑记》,天水的集王羲之书《二妙三碑》(尤其集字杜甫《秦州杂咏》十分精彩),徽县的《大河店修路碑》;民国以来的《新建泾河长庆桥碑》《修建平凉八里河桥志》以及卓尼境内的行书摩崖《何世英饬炸峡石颂》等数以百计的历代摩崖碑刻,都可谓甘肃历代书法瑰宝,当然都是“敦煌风”的本然内涵。前年还得知,在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有于右任先生当年留下来的集多年各地搜求之大成的七千多件历代名碑的拓片,整理出来后可让我们大开眼界。
总之,“敦煌风”是具有强大包容性、内涵丰富的书风理念,是甘肃书坛的一面旗帜。“敦煌风”并不是有人曲解的要大家去写《汉简》、写《西狭颂》、写《敦煌遗书》之类。其实,历代以来甘肃留存的书迹都是“敦煌风”,写什么都可以,但书法精神是属于甘肃的。所以说这本《作品集》也是“敦煌风”。就书法家言,除历史上的东汉张芝、西晋索靖,清代王了望、朱克敏等名垂青史者外,我认为甘肃还有三个人值得认真研究: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个是魏振皆,还有一个是可能大家并不知其名、悉其书的蔡后庵。李世民可谓是对中国书法作出巨大贡献的甘肃书家,他的贡献在于:一是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作赞——《右军传赞》,称王书是“尽善尽美,古今第一”,并且是他开创了将行草书刻石著史的先河,《温泉铭》就是其证,倘若不是他从王入手将书法拔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中国书法不会有今天;二是提倡科举试,把书法作为科考的重要内容,从而升华了书法艺术的地位和价值;三是倡导集王字而成《圣教序》,为后学留下珍贵书法资料,天水于清代集王字而成的《二妙三碑》,我敢说就是八九百年后对李世民倡导集王字的继承之举;四是他对书法的理论研究,写下了《笔法诀》《论书》《指意》等不朽见解的著作。李世民的这些贡献,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对宣传甘肃书法大有益处。魏振皆大家都知道,是现代史上可与同时代的于右任、李叔同等大家相媲美的一位杰出大家,不用多说。蔡后庵原是秦安的一位教师,4月份在秦安看到搜集来的遗作展时十分吃惊,是一位被埋葬于民间的真正大家,其功力之深厚、参悟之深刻、书法之精彩、创新之强烈,可以说在甘肃书坛一百年中恐无几个相比者。惜身处底层,大多为人不知。我看过展览后曾写下四句打油诗:“旧法新风破谷关,百年甘陇纵高山。华星泰斗知繁夥,怎未悉闻蔡后庵?”可惜先生活了不到60岁,于1963年便与世长辞。我想,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就知道其人其书,认真地做些研究与宣传,恐怕甘肃书法要让国人刮目了。之所以说这些,也都是同“敦煌风”紧密相贴,并非我在这里离题而语。
二、是一本较高水平的甘肃当代书法“集大成”。
我们应该客观地承认,这十多年来,甘肃书法在省书协组织领导下,在全省书法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成就,这本《作品集》已然作了肯定的回答。从书中所载百七十余人的作品看,可谓基本上代表了每一位书家当前书法创作的最高水平,除少量作者的作品明显存在功力浅、对书法理解不深,或者是十年一贯制、几十年一贯制地写出老样子外,绝大多数都不断探索求新,写出了让人兴奋的作品。这本《作品集》,可以说是甘肃书法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当喜当贺!而且,编排栉比,印制精美,气派大方,令人不觉耳目一新。就全国而言,也是一次大动作、大制作,比较全面地展现了甘肃书法的时代风貌,可以说,这是为中国书坛的集成展示和亮相,也是在新世纪初献给书坛的一份厚礼。尽管集子中有的作品不尽人意,但作为一个群众性的组织,省书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未必求全责备、指头划脚。甘肃书法像这样发展下去,我以为,不出几年,一定会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再次呼吁,就让我们团结起来,携手合作,为打造甘肃书法“敦煌风”,让甘肃书法在全国产生一个较高的地位共同努力吧!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秋 子 2006年5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