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书体出现的过程。书史上说,行书为汉刘德升所创,而楷书为三国时钟繇所创。明显行书早于楷书。
而二种书体的成熟,就更明显了。行书代表作为晋王羲之《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而楷书成熟于唐朝,号称唐楷,有虞欧颜柳之说。
之所以,行产生、成熟先于楷,还是书法实践使然。行书便于实用、相对不便识别,而楷书恰恰相反。
这个书法现象,说明书体的相对独立性,但能否能明,没有楷书基础,就能写好行书了呢?当然不能完全说明,王羲之的《兰亭》天下第一行书,说明了王羲之掌握了行书书写能力,而王羲之的楷书《乐毅论》也是相当出色的,说明王具备了书写楷书的能力。尤其当书体完备的唐以降,更要模清各书体的内在联系,找到练习书法、形成能力的直通車道。
我的观点是,楷书不仅有书体的示范性,更主要的是缘于书写能力的标准性。楷书的书写能力是最基础、最规范、最根本能力,只有形能楷书能力才能形成其它书体能力。这就是习字的基本程序,楷→行→草。有的书家主张,“草要有楷味”,这不仅是指书体的相互渗透,更为主要的是指楷书的能力的派生性。
如经我多年研究发现,楷书就两种能力一一顿(后必)提,或按(后必)顿(下讲专门去说),而行书,加大了顿与提、按与顿的融合,而草书有时省去顿,而更显中间行笔,专门称之“线条”,这就是楷、行、草的书法能力的联系和区别。
可见,不会楷书的“草书家”,由于基础规范能力的缺乏,造成线条无根,很难有王羲之的作为,就显而易見的。
立不好,难走,更难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