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干作余寄来的一批新作,展观之余,让我首先想到他的军人身份,感叹其职业、情性在其艺术创作中的融汇与表达——抑或是一种纯乎自然的流露。但不营怎样,这种凸现“自我”的书法创作,应该成为创作者的自觉追求,以期实现与欣赏者的共鸣。干作余的作品在这一审美视点“上无疑是成功的。
作余的书法创作,兼擅多体,于形式、幅式的理解和把握也时有新致。隶书有汉魏遗风,偶参“草隶”笔法以增其飞动;篆书则劲俏中不失圆转,来由有自而不拘绳墨;其行书可谓真率,尤其小字,于疏密之间,开合恣性,同时一寓轻松自在,或又有墨色大变者,亦如夏日之云,可成舒卷。近几年他的作品频频入展获奖,他对自己的书艺发展之路也多了些理性的思考——雄浑的、或婉约的,相信通过他不断临池的吸纳与吞吐,在其思想的提炼中,会呈现出更加赏心悦目的笔墨境界来。
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他在收获人生阅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在研习书法之余,旁涉丹青、摄影及文学创作。充沛的精力和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使他在艺术创作和艺事活动中能够充满激倩、充满活力,并且使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十分和谐。表现出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理解和适应能力,这在部队的人文环境中,显得尤其可贵。
作余现在是兰州军区现役军官,部队份内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能心驰翰墨,神接古人,读书读帖,写心放怀。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常常要出差公干或下基层调研,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他既能让书法作为对紧张工作的调剂,也能见缝插针,在挤出的时间里完全物我两忘地进入书法的世界。他说,爱好书法的快乐,重要的是享受书法学习的过程,这其中无论是劳心劳力的面壁临池,还是处心积虑后的偶有所得,心境的迷惘、欣喜、困顿与开悟都一样能昭示艺术的魅力,于作者的造化修为也同样可以有裨益之功……。此言极是,亦使找想到王国继洛先贤词句感怀人生境遇的妙喻来。
我与作余未曾谋面,有时候也很难想象他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人,他打来电话,那种语调能使人感受到他的活力四射,言辞中的豪放又让我想到友人告知与他相聚时所见的潇洒与豪爽;谈他的小楷却是消新隽永的雅逸一格;他的国画,兼工带写,既有冷凝的月黑风高,也有浓艳的妮紫嫣红。因此,我相信他是一个只有多重性格的人。这类人往住巴维敏捷,有张有弛,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在与明友的交往中则能够使人振奋井激发对生话与艺术的热爱。
作余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因为学习书法而颇多得意,而当他参军之后同样因为书法广受关注的时候,使他的书法艺术追求之路多少变得惬意起来。这不仅是他因此有了更好的从事书法学习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在结交军内外书道师友的过程中,他的心胸境界得到了升华。通过观展、交流和自身的刻苦砥砺增加了识见,提高了眼力。他感谢军旅生活的锤炼。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作余幸得此中泽惠,亦必再臻高境。
(本文原载于2004.7.26《书法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