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踏歌来 共叙网络翰墨情
现如今的生活是快节奏的,一如流行乐坛里的Rap,有时闹心的慌。
在钢筋混凝土里走得累了,便想在闲暇之余讨点乐儿。
对我们这些还未走进城墙的人,
每日工作学习之后那自得其乐的方式可谓多矣。
有人疯狂蹦迪,有人卡拉Ok。
有人呼朋唤友,一醉方休;
有人捧杯香茗,合书而乐。
我们喜欢在网络世界里尽情地冲浪。
当然,我们更喜欢在浩如烟海的碑帖丛林里找寻自己的精神食粮。
我们不敢期待在网络里把进城的门票给解决了,
因为这里的恐龙实在太多。
却想在众多的与书法进行着亲密接触的青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另外一份惊喜。
于是,为了书法这个纯洁的梦,也为了这份不解的网络书缘,
我们的双手在这虚拟的世界里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因网络而相识,
因书法而结缘。
“沐风行网际研书室”便有了其与众不同的含义。
我们不敢标榜自己是在附庸风雅,在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面前,我们都自觉浅陋。
但如果非要说明一下成立“沐风行”的目的,我只好写下如下的Plan:
摆放在我们自己的精神餐桌两头,有两道不同的美味:
左边的是:名利虚荣。
右边的为:真诚快乐。
我们毫不犹豫地走到左边。
举起右手,把食指轻轻地放在嘴边,对着它摇了摇头,说声:“Good bye !”
我们可以畅快地交谈,所以我们快乐。
我们可以真诚地交流,所以我们快乐。
我们可以虚心地求教,所以我们快乐。
我们可以痛快地表达,所以我们快乐。
我们虽身在各地,但可以触膝相谈。
我们虽身居斗室,但可以遍交天下。
所以,我们快乐!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习书已有年头,却不敢无知地宣称自己摆弄的那几个字就是艺术。
于是,每当苦苦憋屈了数个日夜而终于诞生出一幅自己还算满意的作品时,
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把她粘贴到了网络上。
是的,是迫不及待。
因为网络的便利,让邮递员同志们减少了辛劳。
因为网络的便利,让时空的距离减小到了零点。
只轻轻地点击几下鼠标,那一幅幅满载着期望与不安的作品就摆放在了众书友的面前。
鼓励表扬也好,批评臭骂也罢,反正摆在了那儿就是一种交流,就是一份快乐。
及时的批评,我们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见,我们倾心交流。
沐浴在网络书法的春天里,谁又能不畅快地呼吸?
其实说到组合,这两年在硬笔书坛里可谓如雨后春笋。
“八只眼”的实力,“岭南风”的探索,“六人行”的勤奋,“苦行僧”的苦行,等等,不一
而足,无一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与交流的。
这些组合前沿的弄潮儿们都不同程度地活跃了硬坛的气氛,探索了硬书的走向,推动了硬
笔书法的发展。
而“沐风行”呢?
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便捷的网络世界里探古访今!
我们渴望着交流。
我们积极地面对。
我们虚心地学习。
我们努力地探索。
怀着满腔的激情,载着网络的便利,我们将会坚定地走下去。
值得欣慰的是,“沐风行”不是孤独的。
网络的多元与开放也造就了“沐风行”的多元与开放。
最后请允许我们真诚地说声——谢谢,
对那些开创网络书法的同道们,也对那些遨游在网络书法中的同道们。
水冗 2002-11-20
记于海上香茗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