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尊敬的长辈、各位亲爱的宗亲:
大家上午好!
作为史氏的一员,我和大家一样,怀着尊崇、感佩的心情参加今天的祭祀活动。我三次拜谒侯庙,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第一次是2008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匆匆来去,看了汲古井、进士松,在夕阳下跪拜了侯墓。那一次是个人行动,我只见到几位宗亲。第二次是2012年的访亲之旅,我们在一松团长和顺仁、训证、永梅、金华等宗亲的带领下,寻访了安徽、湖南、江西等地的宗亲,每到一处,我们都要体验一次亲情,感受一次家人的温暖,正如史永梅宗亲所说,原来我们有那么多的宗亲,以前确实不知道,这真好!寻亲之旅不仅使我见到了许多宗亲,更使我们受到了亲情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史氏自豪感。当时正值国庆长假、旅游高峰,全国各地高速大堵车,只有我们一路畅通、平安顺利,因为出发之前,我们祭拜了侯庙,列祖列宗在保佑着我们。今天是我第三次来侯庙。我们响水史氏一共来了七个代表,这一次非同寻常,我们向祖宗表达了敬意,接受了祭祀礼节的熏陶,还结识了更多的宗亲,这一切将使我们终身难忘!
我们都知道,组织祭祀活动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繁杂的事,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许多宗亲和我一样,对祭祀活动的组织者表示由衷的敬佩。守护侯庙的崇公后裔和溧阳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亲们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使史氏列祖列宗年年得享祭礼,也使列祖列宗们时时庇佑天下史氏,因为你们的工作,使得史氏家族得以凝聚,使天下史氏有根可追、有源可溯、心中有向往、脚下有可至。特别是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们,长期以来一直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有的年事已高,不辞劳苦,以自己的纯仁至孝和渊博学识为家族事业而奋斗。对他们,我们各地宗亲无论表达怎样的敬意都不过分。我也要对参加活动的各位宗亲表达敬意,你们不远千里,从大雪纷飞的北国、从秋意尚存的南疆、从山重水复的西部边陲、从紧张繁忙的生产一线,聚到这里,聚到侯庙,大家的到来,生动地诠释了一句话——血浓于水,史氏一家。你们为我们做出了好样子。俗话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今天我们派出代表来此,既是寻根,也是报本。我和我的家人们共勉,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忘记这里,都要重生报本,知根尊祖。
我们正在搜集资料修谱,这其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困惑,但我们不会放弃。史久煌公在其编修的《迁淮史氏宗谱》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虽跋涉劳瘁,而得亲觌本源,瞻拜侯前,纪其实迹,抑亦生平之幸事也……愿心已露,何可中道而废?”当年久煌公在修谱过程中遇到了经费不足、人手不够、有族人不理解等诸多困难,但他表示决不半途而废。和先人相比,我们今天资讯发达、交通方便、通讯先进,朝岗、加明等宗亲建立起了网上联络平台,信息交换非常快捷。更有先人为我们做出了吃苦耐劳的榜样,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而且一定要做到!我向列位宗亲保证,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带着我们的宗谱,献给侯庙,以慰列祖,以分昭穆,以荫子孙。
最后,希望天下史氏宗亲人人奋进,个个努力,重振家声,告慰先祖,福荫后人! 谢谢大家!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