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综合频道 | 展览频道 | 教学频道 |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 签名设计 | 书画市场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硬笔书法天地 >>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 >> 省市硬协展示 >> 辽宁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 理论探讨 >> 文章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罗继祖先生谈读书与书法         ★★★
罗继祖先生谈读书与书法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06 12:36:13


  罗继祖(1913-2002)原字奉高,后改字甘孺。汉族,祖籍浙江上虞,1913年生于日本京都。自幼受祖父罗振玉先生教导,酷爱书法。16岁习唐人写经、后兼学各家,宗法唐宋。工甲骨、篆、隶、楷、行、草诸体,尤擅楷、行。所作严整挺峭,不作托沓之笔。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和1987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书法家百人展”等。著述甚丰,先生弱冠即以《辽史校勘记》跻身辽史四家,文革前应邀赴京点校《二十四史》的《宋史》部分。为我国著名的学者、中国史专家、古文献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画鉴赏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著述有:《愿学斋丛刊》、《永丰乡人行年录》、《甘孺史考》、《蜉寄留痕》、《鲁诗堂谈往录》、《墨 庸小记》、《罗继祖绝妙小品文》、《鲠厂读史编》、《林下放言集》、《三助堂序跋》、《后书钞阁读书记》、《两启轩韵语》等。主编《雪堂学术论著集》、《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札》、《雪堂书札》、《王国维之死》等。

  罗继祖先生为人诚正坦率、高风跨俗、淡于名利、博学多才,在学术研究和书法艺术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多学科均有建树。十多年前,我与先生有一访谈,当时整理后经先生过目并亲自誊写,刊于内部资料上,当时访谈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今年是先生仙逝二周年,当时先生的许多见解,犹在耳畔回荡,对时下书法界作者大有裨益,为纪念先生,现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张华庆:先生一天正规学堂没有上过,现在是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者,这除了先生的家学渊源和刻苦自学之外,我想了解一下先生的读书生活。

  罗继祖:我的读书生活,率真一点说,我的年龄虽已步入新时代,由于家庭关系一天学堂都没有上过,而是跟着我祖父(罗振玉)读书,家里虽请了先生,先生不高明,还是靠我祖父把我启迪成才。我十八九岁读完四书五经,能够写文言文,便作我祖父研究学问的助手,祖父研究学问主要承袭清代朴学传统,经、史、小学泛及金石考古。我未能全面继承下来。我致力最深的只是史学,也只能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献学两方面。

  祖父以读书和收藏古文物为性命(收藏古文物目的在于研究,而不是如溥仪他们所说古董商)。他一生钱都花在藏书、著书、印书上面,对传播古代文化功绩甚大。我小时耳濡目染几十年经历世变,风雨沧桑,一生可以说没有离开书本。纪晓岚说:“生死书丛似蠹鱼”,我大概也可以说是这样。

  人的聪明才力有大小,祖父一生著书几达二百种,而我仅写出几本小书。大云书库藏书遭乱失散,现在只剩一座空楼。我来大连后,儿子为我打造顶天书柜六座,还装不下,人家见了,说我书多。其实还不抵过去大云书库藏书的一角呢。 张华庆:记得第一次看到先生的书法作品是在《全国首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中,先生不以书名传世,却书名远播,先生的行楷书涵合儒雅,笔画精到,书卷气浓厚,我想请先生谈谈读书与书法和书法与创新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字外功夫”。

  罗继祖:这里首要指出,读书人不一定都是书法家,但从来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没有一个不读书的。因此,我们说读书和书法家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明白,不须细说。至于谈到创新,这是个新名词,又是个时髦名词,我国艺术远有传统,如古人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王羲之和王献之是父子,但他们书法并不相同,欧阳询和欧阳通父子也一样,两位名父之子追踪父亲不是亦步亦趋,而是明显有些变化。再说书风不能不随时代有变迁,唐末盛行柳公权体,而杨凝式独师法颜真卿,现在看到杨的真迹为《卢鸿草堂图跋》,俨然平原笔意,而《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就各不同了,可见古人书法的多变化。由于他们“博学多知”,这就是“字外功夫”,通俗一点说就是“书卷气”。自古书法家能够名垂后世,没有不是“胸罗万卷”,不然即使书法精工,也只能是“书匠”,大家知道画不能有匠气,书法也同然,匠的异名词是俗,惟有读书才能医俗。现在有志于书法的中青年同志醉心于“著名”两个字,为之奋斗,试想这两个字能值多少钱呢?不肯埋头读书,下硬功夫专去模仿那怪模怪样,一竖写不直,一横写不平,创新如此,这不是笑话吗?就连匠气也够不上了。

  张华庆:先生讲的太好了,这对我们许多书法作者不啻是一剂清凉剂,我个人也受益匪浅,请您再谈一谈您自己的读书方式。

  罗继祖:我读书没有什么方式,只好谈点经历,小时读书从《三国演义》开始,初读不懂,慢慢读懂了。十几岁后读古文,渐窥门径,下笔居然能写古文了,但是水平不高才到唐宋八家为止,上不及周秦诸子,中不及汉魏六朝。可是我今年出版的《瑾户录》(用文言文写)竟成了滞销书,据反映说多数人不懂,这可测量现在人们对文言文阅读的水平程度。

  我从《三国演义》开蒙,不满足,于是搜集了许多类似的小说来看,觉得一部不如一部,当时对《西游》、《封神》嫌其妖怪太多,从《水浒》还不了解它的用意所在,不爱看,对《侠义》倒有点入迷,终于认为没大意义放弃了。接触到正史,如《史、汉、三国》因文字艰深难懂,一时读不下去,但回过头来一想,《三国演义》出于《三国》添了不少虚构,于是对虚构产生了厌恶,觉得历史虚构不得,便瞅不起小说而倾心于正史。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从《史记》以下一部一部地系统去精读。解放后接触了新观点,才悟到中国整个历史是阶级压迫的历史,里面含有多少斑斑血泪,但是无论如何一部二十四史还是最基本的原始史料,须要批判接受。所以1955年来吉林大学历史系教书,首先告诉学生,要把小说和正史分开,信史在正史中已不多,何论小说,几乎全部都属虚构。

  我是想在研究中国历史方面做点贡献,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无成就,只写了《枫窗脞语》、《瑾户录》等几本书,里面星星点点含有我的史学观点(说真话和纠谬),却不成系统。年纪老了,又多病精力不给,今后还不知更能写多少。

  我读书的毛病对专和博的关系没有摆好,为求博,泛览群书,占去求专的许多时间。知识虽然丰富,却写不出专题性大文章来。我痛恶小说,以它以伪乱真,崇紫夺朱,例如谈诸葛亮,一定依据《三国演义》,谈岳飞,一定依据《说岳》,反把正史甩到一边,这成什么话,当然,这是专指戏剧和电视剧说的。

  张华庆:先生谈了许多,给我的启发很大,最后请先生谈一谈您读书中奉行的格言是什么?

  罗继祖:我的思想中心在《论语》和《孟子》,以为中国儒家思想精髓全在此两书,无待他求,诸子大抵驳杂不纯,但解放后,我不敢明白这样说。在教学中,我谨守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几句话,把我知道的讲给学生,不知道或没有把握的不在堂上乱讲。人家夸我学风严谨,实际只是不肯自欺和欺人而已。我平日服鹰顾亭林:“行已有耻,博学于文”两言,因为读书人应该敦品立行,不随世风为转移,而求知欲应该特别强烈,我认为世间的知识是无穷尽的,报纸我向来不敢轻视它,因为要了解现代和当前的历史只有求之报纸,报纸是宣传品,不尽可信,要披沙拣金,和求信史于正史一样。我每从报纸上猎取现代新闻消息据以写些观感短文,以为警世晨钟,这不是食古不化和专好一味钻故纸堆的人所能理解的。

  张华庆:十分感谢先生接受我的访问,谢谢!祝先生身体健康!

文章录入:ybsftd    责任编辑:ybsftd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自助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律师 | 投稿须知 | 汇款方式本站地图 |

    硬笔书法天地官方网址: www.ybsftd.com
    Copyright © 1999-2017
    备案:辽ICP备05000068号
    联系电话:13521539556
    Email:[email protected] QQ:309800123 QQ群:18749320(已满) 
    站长:史洪清
    知道创宇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