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书法篆刻家秋子先生,是在1999年石家庄的一次书法理论研讨会上,因先前我常常在他任执行副主编的《九州书画报》上发表书作及评论文章,一来二去,算是神交,待见过本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貌不惊人但有潜在气质。或许是喝黄河水,吹西北风的缘故,塑造了秋子先生一脸的黝黑与沧桑。一副金边眼镜架在方脸上,配以乌亮长发,极具艺术家造型。秋子先生不示张扬,这与他从军十九载的经历有关。谈吐文雅,侃起艺术更是津津乐道,着实让我真切领悟到一句至理名言:“真人不露相”。研讨会笔会间,秋子挥毫落墨,一笔篆隶书法顿使笔会达到高潮,索字求书者蜂拥而至,水泄不通。我静观其作书,浓墨大笔、入纸生辣,或疾或涩,抑扬顿挫,时铺毫、时绞锋,全然不顾旁观者的窃窃私语,只管自已如痴如醉自由挥洒,激情四溢。当时情景,至今令我回味难忘。我知道,篆隶是秋子先生的拿手书体,但此时的急就不能算是他的得意之作。因为我一向反对现场急就式的应酬,原因是作品难免会流露出浅薄和浮滑,不能代表书家的最高创作境界和艺术水准。待人尽散去,我与秋子先生相约,要好好读一读他的书法与篆刻,写一写我的看法和感受。
前些时候,我从媒体上见到秋子先生与兰州大学艺术系副主任秦理斌在甘肃成功联办了两人书法篆刻精品展。后又听说秋子先生策划编辑了《“敦煌风”中青年书法家精品库》系列丛书。不多日我便收到秋子惠赠的丛书单行本——《秋子书法》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43万字的新著《中国上古书法史》。品精品书法,嚼上古文化,溯心路历程,我对秋子先生的为文为艺便明晰地凸现了出来。
秋子,本名申晓君,1954年生于陕西凤翔,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硬协评委会副主任,自署半翰斋主,作品曾入选中国书法艺术赴法国展、日本展、全国正书展、篆刻展、世界华人艺术展、1998年、1999年应邀赴香港、澳门及美国纽约、费城、洛杉矶等地进行交流访问。
十余年的军旅生活铸就了秋子率真务实的耿介个性,也熔炼了一位德艺双馨,集书法、篆刻、史学、装帧、文学、音乐于一体的全才艺术家。因惯用“秋子”笔名行文、著书、后被“道”人熟知。5岁秋子已能够日课半纸,6岁便识字颂诗,稍长后替父为乡邻书写春联杂需,誉满校园村野,倍受宠赞。秋子的篆书启蒙石鼓、吴昌硕,隶书取汉碑与牍简,行书、草书师法黄蔡及王颜、直追怀素,后得陇上当代大家顾子惠、尹建鼎、何裕指授,作品雄强峻迈、雅逸多姿,时见个性,颇具新趣。篆刻拜白石大师弟子骆石华先生,操刀秦汉,下启明清,尤钟情铁线篆,于满白印不拘一格,印作时给人以爽畅利落、清朗扑面的美感。
“腹有诗书气自华”,博学众采与字外功的修养极大的丰富了秋子的书法创作源泉,使其书法理论与作品创作双桨并荡,相得益彰。秋子对书法真切领悟很大程度来自他对书法本体、书法哲学、美学、文化及史观等方面的独到见解、敏锐思考。我们从他所著《中国上古书法史》一书中可以窥视到:作者将书法置于时代思想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作关照,对魏晋以前的上古书法进行追根溯源,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加以阐释论证,揭示书法艺术产生、形成、衍变、发展规律。秋子认为:“书法是活化线条形态、造型形态及布白形式,使之达到并超越本艺术形态的复艺术形态”。这一精辟论述,无不从秋子的书作中明显体现出来。通观其作,无论挥翰作书,操刀治印,总有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种自由既激活了线条本身,也引发出书法这种以汉字线条为本体的抽象艺术形式的感召力。不仅强化了笔势的灵动,也极大限度拓展了笔法的生存空间。秋子正是这样一位循着"书法自由是人性、生命力得以弘扬与真现"(秋子语)这一艺术规律和艺术生命轨迹不断创新求变、极力渲泄情感的优秀书法篆刻家。
秋子澹泊名利,一心只想扎扎实实为西部的书法事业作点贡献。在新近推出的《“敦煌风”中青年书法家精品库》系列丛书的座谈会上,他说:“‘敦煌风’不是一股稍纵即逝的旋风,也不是追逐时髦,它是积淀西部千年书法历史文化的迸发,是承袭敦煌先古遗风,弘扬甘肃书法,推出西北书苑精英大举措”。秋子默默无闻,一斤茶叶五条烟是他每月的嗜好,大量的书作与富有哲理的理论研究,大都出自一杯清茶一支香烟之隙,丰硕成果在秋子看来是很平常的事,“宠辱不惊”,用不着浓笔渲染,这似乎与其作品极力张扬个性有点背道而驰。秋子憎恨厌恶艺道小人的溜须拍马、无耻吹捧。又担忧书界时风日下,难得一片山野清气。在与我的信中秋子谈及从艺的清苦、书道的世态,并立志洁身自好,用绵薄之力倡导书坛清纯。日前,《书法导报》上秋子率开犀利之笔,对陇上大家、恩师何裕展开斗胆批评指存,以期针贬时下书界互捧与竞吹之弊,其愿望能否与期待吻合,秋子告诉我说,很难,但他毕竟在朝着这方面努力。
本想在文中罗列一些秋子先生的众多社会职务,但还是谨记住先生告诫的一句话:“社会职务是空名,对于一个艺术家,大众认同作品就是最好的表白。”但是,作为甘肃省书协理事、省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秋子为甘肃乃至大西北书坛所作突出贡献与所洒辛勤汗水不能一笔绕过。先生的一枚“半翰斋”闲章道出了其为文为艺的真情实感,他一贯是如此谦逊、豁达、务实、进取。[作者:王运智 湖北省枝江市统计局:443200]
|